《川北医学院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旧 书

   期次:2014年第4期      查看:80   




  看一本旧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。经众人之手得以幸存的书,阅读的时候,你能不经意从字里行间之外看出许多值得玩味的东西。
  初一的时候,也不知是从谁的手里得到了一本《红楼梦》,那时候,父母秉承着“少不读红楼”的原则,并不支持甚至可以说是反对我看这本巨作的。所以,那时候总是偷偷地在被窝里看着 《红楼》。现在想来,那本书传到我手里时早已破烂不堪,甚至有的地方还有着油渍与缺损,但毫无理由地,我就是喜欢,哪怕是晚上躲在被窝里用小手电偷偷地看。然而令我格外伤心的是在书的末尾,不知被谁撕走了几页,只留下几句,这让那个躲在被窝里的小女孩恨得牙痒痒。
  书算是不知其味地读完了,却总是耿耿在怀。后来我在舍友的铺盖下发现了那些被撕掉的张页,如获至宝,对于一个十二三的孩子,那种感觉自是不必说。现在到了对《红楼梦》半知半解的年纪,自个儿买回来,回想起来,倒也是一番感慨,看,那个十二岁的女孩,躲在被窝里看完了《红楼梦》。
  相比之下,初二时的情况就要好出许多,那本书的境遇也不算糟糕。我已经不记得那本《穆斯林的葬礼》是我从哪里买到的,只记得把这本书带到班里,它就完全脱离了我的视线和掌握,最后几经辗转,才终于回到我这个主人的手里。后来才知道那本书原来是盗版的,现在它也已经不在我的书架上了,不知是丢了还是被谁拿走了。
  提这两本书的故事,只是感喟一下年少,倒也没其他意思。要说的是最近读完的一套《上下五千年》,一本连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书。至于书的内容我也不打算说些什么,倒是对里面的一些批注、勾画的段落有些想法。
  书是在图书馆借的,旧旧的,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批注。我自己也有随时做批注的习惯,毕竟想法不及时记下来,后面忘了,岂不可惜?但这些随手批注的内容有些值得玩味。我还特意将全书翻了一下,勾画最多的便是关于战争与人民的,还有其他的关于历史知识、典故的积累,因为每遇此处,书中总有折痕。略略看了一下,不外乎慨叹战争之无情,人民之悲苦。本来我倒对此无看法,读书出乎其外,入乎其内,因人境界而已。直到读完长平大战,那人在后面提了一句:兴,百姓苦,亡,百姓苦。惊觉,我与其余众多读者之自我。也许很多人觉得这没什么,人们的视角不同,看到的事物自然不同,没什么大惊小怪的。然而,细细思量,我们很多写相关历史著作的时候,是否倾注过那样一种情怀,我们诸多读者,读的时候,怕也是带着自我,对那些动辄几十万的生命也只是一眼带过。肯定有些人说我认真了,我做作了。但我不得不说,当我们在读相关历史书籍时,对那一场战争里的累累白骨不曾停顿一下,不曾感叹一下,可以为诸多权谋大呼过瘾随手批注却不为万骨略作笔墨,我们是不是该将其当做读者的一种冷漠。有人会说,大概他们感喟了,只是没留下痕迹,有人会说,我这是强说愁,有人会说,历史就是冷酷的……只是,全书,众多批注,然则大小战争,百万士卒性命,百姓流离失所,从未见读者为此批注一番,只有一句:兴,百姓苦,亡,百姓苦。
  算是做作,难免唏嘘!(医学影像学系 马尘)

川北医学院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7835次访问,全刊已有3637236次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