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川北医学院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享受独处

   期次:2014年第4期      查看:123   




  “当我一个人推着车走进那片黑暗时,我看见邻家的黑猫瞪着一双发光的眼睛正狠狠地盯着我,那一刻,我害怕极了……”她说这些的时候,声音微颤,目光里塞满了孤独,她还是这么年轻着的女子,那一片深不见底的黑暗,她不愿一个人强装着勇敢经过,黑暗里,会有一双双恶毒的眼盯在孤独的外衣上。
  诚然,在这个世界上,除了死亡,我们最怕的便是孤独吧。
  我们如此害怕孤独,以至于让我们选择是独处还是和别人一起时,我们会果决的选择后者以寻求安全感,甚至不惜付出很多的代价,譬如长久的痛苦,不必要的烦闷,或者完全无益的陪伴。
  然而,不得不说我们却深刻的感受到了从未感受过的强烈孤独,我们是如此的讨厌独处—无论何时何地,出于何种原因,从孩提时候我们就习惯被认同,独处时的我们会本能的渴望有人陪伴,认为孤独者都是渴望加入群体生活,而非欣然独处的。独处时,我们是在拒绝生命丰富多彩的可能,并耗费生命存留的希望,是在浪费生命。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一个人的经历不是那么精彩,一个人观看的日出并非那么壮观,一个人度过的时光是那么了无生趣和毫无意义,对于那些宁愿独居的人,我们甚至给他们扣上“反社会”的头衔,好像他们是社会的公敌,他们被认为是缺少朋友,怀疑这个世界的人,那些结伴同行者警惕地盯着这些孤独的旅行者。
  依赖于他人的人受到独立的人的威胁,独自寻求满足的想法被视为异端,因为这个社会固执地认定我们只有置身于他人之中,才能完整,我们必须依附于他人来寻求慰藉、舒适和安全感。
  可笑的是,我们大多数人所渴求的亲昵关系,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,我们吝啬于给自己、伴侣和朋友足够的空间,使其身心受到限制,然后,又对我们之间令人窒息的关系感到悲哀。
  把这些事实指出来,并非是建议我们抛弃所有的亲密关系。医学调查证明,大多数老人独居,但与其亲朋好友保持密切联系,身心健康的程度是“良好”,就像在他们年轻的时候,每天吃一个苹果可以不用看医生一样,一个积极的社交活动能力能产生同样的效果。
  但是,我们需要在友好待人的同时,享受独处的乐趣。
  我们必须重新学会独处。一个人乘电梯去主楼的最高层,透过雾气看依旧泛着黄光的灯,然后一支笔一张纸记录下此刻的心情,于是开始明白生活要善于抓住美的那一瞬间;一个人买一辆山地车,每逢过节放假往返于两座城市之间,于是去佩服他的毅力,生命在于运动,是一种原始的呼唤对生命强烈的渴望和行走;一个人跟在陌生人后,走一段路,却不经意间发现只剩下一个人,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,一阵欣喜,于是慢慢懂得“无欲则刚”,你一心苦苦想要追求的,却不如不经意间得到的;一个人听一个如何用哲学解释自己的生活,然后纠结其中,进退不能,于是慢慢思考:生活如此简单,又为何要用哲学束缚自己,不如笑口常开,笑天下可笑之人。大肚能容,容天下难容之事,豁达一生,欢笑一世……原来我们不能忍受的寂静,仅仅只是想填满那个空白。
  有人说,其实肉身和灵魂是分离的,人始终是孤独的。我想是的,无论何时,在最深层的感触里,我们始终孤独。其实我们应该庆幸,在黑暗里,那双闪着寒光的眼盯着的仅是你孤独的外衣,而不是你孤独的心,因为孤独的心反而不那么畏惧黑夜的到来。我们都渐渐长大了,我们都渐渐不那么怕黑,因为孤独植入了我们的心中。
  “当我一个人躺在漆黑的房间里,孤独在门外徘徊,我不让它进来。灵魂的孤独此时令我勇敢,让我我一点点深切地明白:生命中,我们总要经历黑暗,孤独是片汪洋,我始终沉浮于其中,失去了方向,而孤独却引我向真实的人生,引我深切地思索……”所以享受独处的时光吧,由此滋生出的孤独未必不是件好事。
  在这个寂静的让你心安的夜晚,你握着笔,在纸上对自己这么说着。 (李畅)

川北医学院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7860次访问,全刊已有3638211次访问